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总访问量:719,133
今年访问量:146521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新闻动态

江北区好家风 好家教 成就幸福家庭

2017-09-28来源: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妇联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江北,为做好妇女工作,引领新时代女性,构建和谐家庭,区妇联用一个个充满温情而切实的举措,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家庭和谐怎样维持?近年来,区妇联对照关于家庭建设“三个注重”重要指示,在市妇联的大力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建设文明家庭、科学教子、倡导良好家风做了一系列工作,以倡导家庭文明和谐为主要内容,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凝聚江北257000户家庭向上向善力量,助推江北发展;让真善美的风尚在家庭中传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最好的家风来自最美的家庭:让群众发现美、学习美、践行美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家庭,他们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经历,但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他们尊老爱幼、科学教子、艰苦创业,热心公益,以切实的行动、朴实的家风,为全区家庭树立了榜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最美家庭。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我家却有个好媳妇。”在大石坝街道东海岸社区“最美家庭”社区故事会上,家住东海岸社区B2栋18-5的凌云首先讲起了自家的幸福事,和居民分享了他们的点滴幸福。 

  “去年我半夜生病,儿子儿媳连夜把我送到医院。住院期间,他们一边上班,一边轮流跑到医院给我送饭,没有一句怨言,其他人见了都羡慕我。”平凡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周围邻居啧啧感叹。 

  “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婆媳关系要融洽,就要把媳妇当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凌婆婆也不忘分享“婆媳经”。遇到事情,婆子妈要大气点,要包容,婆媳关系处好了,儿子也高兴,一家人自然就幸福。凌婆婆的话引来现场一片掌声,也引得不少居民陷入了沉思。如何打造一个和谐互亲的家庭,传承好的家风,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根本。 

  其实,凌婆婆的家庭故事只是江北“最美家庭”的缩影之一。2014年以来,江北区妇联在全区范围内持续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自下而上推荐、线上线下寻找,开通多条自荐通道,群众参与“零”门槛,共寻找出各级“最美家庭”700余户。其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各一户,全市“最美家庭” 8户。整个寻找过程变成群众发现最美、学习最美、践行最美的过程。 

  一大批身边的最美家庭和最美家庭成员涌现出来。而他们的事迹,带动周边居民模仿和思考,在全区掀起了打造最美家庭,传承优良家风的新风潮。 

  近年来,全区通过开展“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狼爸虎妈”交流论坛、“国学大讲堂”等活动征集家训家规、家风故事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重视家庭美德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开设“母亲学堂”、宣讲“最美故事”、征集好家风好家训、开展家庭助廉等活动,让群众感知好家风、传承好家风、践行好家风,让家庭这个社会和谐的细胞,焕发出新的光采。 

  “巾帼桥”提供妇女特色服务:让家庭更和谐,社会更稳定 

  “先把底部基座做好,再把多肉植物固定,然后均匀地铺上绿色苔藓,最后放上石块、人物等装饰品。一个成品就做成了!”在石马河南桥寺社区党群服务站,一对微企创业夫妻正在教社区的10余名妇女做多肉植物的栽培。这是南桥寺社区为辖区妇女搭建起就业供需平台,开展的“巾帼桥”系列活动之一。 

  原来,南桥寺社区妇联通过走访了解、征求意见、发放需求调查表等方式广泛收集社区妇女需求,了解到辖区部分妇女想找工作增加收入,但由于年龄较大、文化较低、要照顾家庭等各种原因,就业难。社区妇联了解到,辖区一个制作并出售多肉植物的微型企业正为没有工作场地、无能力长期聘用固定劳动力犯愁。 

  社区妇联立即联系了这对创业夫妻,免费为他们提供场地,让这批妇女成为了该微企的“流动员工”,既让辖区妇女不出社区就能灵活就业,又为微企解决了用工难问题。 

  社区妇联还整合社区资源,为辖区群众架设起更多就业供需桥梁:联系茶叶市场为辖区妇女开设了选茶培训;联系社区一些手工业者通过家庭互助的方式为大家开展陶艺、手工酱等制作培训,帮助大家灵活就业。“原来打麻将的时间现在可以学点技能,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可以挣点钱,还能照顾家里,一举几得。群众对这项活动非常满意。”社区书记兼妇联主席何兰说。 

  在群团改革工作中,区妇联创新思路,在各社区党群服务站拓展“巾帼桥”公益服务项目,架设起家庭互助、创业就业、家教沟通、志愿服务、帮扶救助、权益维护六大“桥梁”,通过“收集供需信息——建立数据库——提供精准服务”三步骤,以妇女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妇女特色的“订单式”服务机制。 

  巾帼桥,也成为江北区妇联在群团改革中通过“妇联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工作模式,联系妇女、服务家庭,形成标志性妇联品牌。通过巾帼桥,区妇联开展维权、扶贫、帮困、互助,多措并举;建机制、强队伍、转作风、重民生,四管齐下。 

  除了就业帮扶,群团改革中,区妇联还拓展职责承接了城乡贫困“两癌”妇女救助职能,启动了“双丝带”关注女性健康公益项目,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对贫困“两癌”妇女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并根据具体情况及个人意愿组建互助小组,开展互助活动。 

  区妇联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双丝带”活动,把这个公益项目在全区推开,引导社会形成关注女性、关爱“两癌”患者。 

  同时,将贫困“两癌”妇女救助在全市率先扩大到城市户籍人口;开展“公益慢跑”“爱心义卖”等活动募集资金,帮扶困难家庭。来信来访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打造“母亲学堂”品牌活动: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围绕提升母亲素质,区妇联积极在“家”字上做文章,在“教”字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各类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通过打造“母亲学堂”品牌活动,在全区104个社区(村)建立起家长学校,普遍开设“母亲学堂”,常态化开展各类家庭知识课程,充分发挥女性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去年9月以来,区妇联以“江北家·巾帼梦”为主题,开办了“母亲学堂”系列公益培训课程,为广大社区居民搭建起教育沟通桥梁。通过网络面向社会招募了愿意提供各类公益培训服务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作为“母亲学堂”的培训机构和讲师。“经过筛选和试用,目前聘用了10名培训师成为骨干讲师,他们当中有心理咨询师、律师、老师、医生,也有社会组织和从事培训工作的志愿者。”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日前,“母亲学堂”系列培训的第一期讲座“正面管教”开讲。培训师以体验式教学为核心,通过情景再现,小组讨论、互动实践等小环节,引导在场学员“走进孩子的世界”,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提升育儿理念和方法。课程设置丰富而接地气,受到大家极高的好评。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生活技能、急救卫生知识……所有课程都在“江北姐妹”微信公众号上开通报名渠道,免费为居民开放。目前,已开办“母亲学堂”讲座360余节,惠及群众12000余人。 

  除了从家庭教育入手,在群团改革中,区妇联还积极承接孤儿和困境儿童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落实爱心妈妈关爱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开展困境儿童团队辅导活动。 

  “我是你的眼,孩子让我为你带路”,爱心妈妈牵着被蒙住双眼的孩子走过重重障碍。到达终点摘下眼罩的那一刻,一个小朋友不禁伸出手去拥抱爱心妈妈。区妇联在中梁镇荷花山庄开展的“童梦童乐·相伴成长”困境儿童暑假夏令营,组织全区6-18岁困境儿童及其爱心妈妈共36人参加。 

  同时,针对困境儿童普遍存在的亲情缺失、监护不力、逆反心理较严重等问题,区妇联落实各社区(村)妇联干部担任了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通过开展“六个一”关爱活动,即每周与孩子见一次面、每半个月与孩子谈一次心、每月与监护人交流一次、每季度与班主任进行一次沟通、每学期陪伴参加一次亲子活动、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关心孩子们的心理,让孩子们重新找回被关爱的感觉,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最好的爱,就是陪伴。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和普通孩子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关爱,希望能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的夏令营活动,我们也将继续开展下去。”区妇联副主席谢小莉说。 

  一个个和谐温馨的“小家”才能构成和谐幸福的“大家”。区妇联立足家庭主阵地,坚持不懈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使家庭关系好、家庭教育好、家庭风气好成为每个家庭的幸福追求,夯实社会和谐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