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总访问量:719,133
今年访问量:146521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新闻动态

一图读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01-06来源: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一图读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11.jpg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让我们倍受鼓舞。

  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刻历历在目,让我们倍增信心。

  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市委要求江北建设全市“两高”示范区、推进“四个率先”,让我们倍感振奋。

  五年奋进,综合实力日益壮大

  地区生产总值超1400亿元、年均增长约8.2%、增速位居中心城区前列,全口径税收持续领跑全市各行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居全市前列。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入选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获得“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五年实干,产业转型加速推进

  港城、鱼复两大园区“双核共振”,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25%。多点支撑、多态融合的商贸发展格局初具雏形。

  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地位愈发凸显,金融机构数量、金融资产规模、存贷款余额、上市企业数量与经济证券化水平均居全市第一。

  创新支撑更加有力,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市前列。

  五年探索,改革开放活力迸发

  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有力推进,党建引领化解小区物业矛盾等成为全市有影响力的社会治理品牌,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累计利用外资超50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额近2300亿元。

  五年耕耘,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魅力更加彰显,智慧城市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倾情,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坚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滚动实施重点民生实事,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连续13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0%以上。

  五年笃行,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在全市率先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累计办理人大建议1973件、政协提案1726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以上。

  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

  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12345”总体思路

  紧扣建设“两高”示范区“一大目标”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两大机遇”;

  明确科技兴业之区、开放时尚之地、美丽幸福之城“三个定位”;

  落实率先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率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率先推进干部能力现代化“四个率先”;

  实施实干兴区、科创强区、环境优区、招商活区、民生立区“五大行动”。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10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33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35万元/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资产规模和经济证券化水平继续领跑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超75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实现“倍增”,营商环境竞争力、市场活跃度全市领先。常住人口突破100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7万元,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群众安全感指数全市领先,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任务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让江北产业质效更高

  基本建成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示范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面向未来、跨越发展的先行区。

  以改革开放为动能,让江北发展活力更足

  加快建设西部领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到2026年,经贸国际化、投资便利化、文旅特色化水平大幅跃升,三资企业数量增至100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在全市领跑。

  以提升能级为路径,让江北城市品质更佳

  “一带双核五片区”的产城景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推动“轨道全覆盖”,形成“轨道+公交+慢行”的三网融合交通体系。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基层服务“一网治理”。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让江北生态环境更美

  统筹“建、治、管、改”行动,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攻坚战”。

  到2026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以上。

  以群众满意为根本,让江北民生福祉更好

  到2026年,力争在有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上做到西部一流,基本建成两江四岸美丽幸福的标杆之城。

  以共建共享为目的,让江北社会治理更优

  着力构建“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现代社会。统筹发展和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以担当实干为己任,让江北干部能力更强

  推进实施干部“四百工程”,熟练运用“三个两眼”工作法,部门重在“两眼向上”争取支持,园区和招商部门重在“两眼向外”招商引资,镇街重在“两眼向下”服务群众,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落实链条。

  2021年工作回顾

  喜迎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顺利开局“十四五”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预计全口径税收增长17.5%左右

  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

  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坚持抓创新促转型产业质效稳步提升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研发投入强度3.2%,双创环境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工业转型加速推进: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50亿元、增长20%左右。

  商旅文融合持续深入: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750亿元、增长10%,网络零售额达280亿元、增长15%。 金融集聚效应凸显:预计存贷款余额超1.65万亿元。

  数字经济发展壮大:预计规上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360亿元、增长80%以上,数字经济发展质效位居全市各行政区前列。

  商旅文融合持续深入: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750亿元、增长10%,网络零售额达280亿元、增长15%

  金融集聚效应凸显:预计存贷款余额超1.65万亿元。

  生物医药强势崛起:预计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元、增长57%

  坚持推改革扩开放动力活力持续释放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新增减税超20亿元,“三送两办一访”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

  大力推动开放发展: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50亿元、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增长17.5%

  坚持强基础提品质城市魅力充分彰显

  规划体系更优:精心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整合65项专项规划。

  功能设施更全:改造老旧小区93.7万平方米、棚户区19万平方米。修缮人行道113公里,整治车行道15.2公里。

  城市品质更佳:常态化“马路办公”整治各类问题2万余个。重庆首个智慧城管4.0系统正式上线。

  坚持抓环保优生态绿色发展底气更足

  生态治理持续强化:第二轮中央督察整改问题按期完成,群众举报投诉问题231件全部整改销号。

  环境保护更加有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江北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坚持惠民生增福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

  教育更加优质: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课后服务全覆盖,顺利完成7所“公参民”学校转制。

  医疗更加便利:人民医院新建工程破土动工,中医院二期即将投用,西南医院江北院区正式挂牌。

  文体更加繁荣:建成随棠书院等自助图书馆3个,溉澜溪体育公园正式投用,铁山坪森林半程马拉松比赛获全国铜牌赛事。

  坚持促和谐保平安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八类暴力案件发案率连续9年下降。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五社联动”协同治理,大力推广“老马”带“小马”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安全生产事故起数降至十年最低。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聚焦壮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现代经济体系

  大力推动经济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围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持续推动金融机构与金融功能“双集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打造国际高端购物消费目的地,繁荣发展“四首”经济和“夜经济”。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提高鱼复工业园产业承载力,有序推动港城工业园提档升级。

  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围绕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引育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力争数字产业增加值增长超15%

  培育发展新增长点。围绕建设面向未来、跨越发展的先行区,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大专业服务业规模。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引育科技型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3.3%

  聚焦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改革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增强改革定力、推进开放发展。

  坚持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需求侧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坚持以开放强实力提升吸引力。抢抓RCEP等重大开放机遇,统筹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丰富招商方式,提高落地转化率。

  聚焦提升功能品质,着力建设两江四岸中庭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做到“五个统筹”,加快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

  优化空间布局。持续开展城市专项规划编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一带双核五片区”一体发展。完善路网体系。全力确保大通道大枢纽建成通车,持续推进背街小巷“微交通”建设。

  提升城市颜值。深化“大城三管”,新建公园4个,新增城市绿地60万平方米。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0%

  打造运动新城。紧扣“时尚运动”主题,加快启动五宝国际时尚运动城建设。

  聚焦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擦亮绿色发展本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确保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受污染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构建绿色循环体系。高质量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计划编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尽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让“兜底民生”更有温度。加大政策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健全现代社会救助网络,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抓好优化生育政策落实,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让“基本民生”更有厚度。不断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打造国家智慧医保实验室示范区,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让“热点民生”更有力度。推动“体育+”融合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8000平方米。

  聚焦创新社会治理,着力维护安全稳定大局

  坚定不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大力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筑牢社会稳定基石。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坚决打好政治安全、反恐防暴、维护稳定、社会治安、公共安全五大保卫仗。

  守住重大风险底线。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控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拧紧安全生产链条。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城市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和抵御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老马工作法”“五社联动”协同治理等品牌建设,健全联动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坚持实干担当,保持务实高效作风。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强化法治建设。坚持正风肃纪,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来源:江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