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总访问量:719,133
今年访问量:146521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展厅 >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所属场馆:江北文化馆

寸滩在岁月的漂流里穿行

长江以北,青峰俊秀,气象万千。蜿蜒曲折的溉澜溪流过漫长的岁月,至今仍碧波粼粼,潺潺不竭,从寸滩这个古老的码头融进滔滔大江。矗立江岸,看舟来船往,彩霞满天。遥想着昔日的寸滩老街,沐浴着亘古如斯的天光水色,嘈杂着高低起伏的鼎沸人声,该是一幅巴渝深处的“清明上河图”吧。
老街已老,而曾在危石峭壁之上建起的观音阁仍香火袅袅,清洁幽静。阁内佛像古朴端庄,侧瞰大江,面对遥遥涂山,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巨变。曾有多少善男信女在初一、十五餐风宿露,沿着植被繁茂的林间小路而来,只为虔诚地拜谒这江边古街上普渡慈航的观音,许下烟火人生中的一个个美好愿望。风雨剥蚀的外墙记录了岁月走过的痕迹,大门两边“文殊普贤观自在,普渡众生救苦难”的对联让这个小小的观音阁闪耀出温暖而又崇高的神性光辉,展现了佛祖博大的悲悯情怀。悠悠的诵经声,像细雨润泽在干涸的大地,我的心灵开始舒展,然后变得宁静。深红色的小阁在我眼中一点点变高变大,稳稳地屹立在江畔。
小街深处,青石板铺成梯坎和小路,已经被经年的足迹磨出了老旧的模样,石板间、石头墙缝里,长满了翠绿的青苔。偶尔有一棵本该萌生于山崖峭壁上的厥草,不知为何会从石缝中绽放出清新的绿意。一条条细长的藤蔓随意地挂在某处破败的青瓦屋檐上,诉说着人烟阜盛的小街如今的苍凉。被熏黑的一处处竹篾泥墙上,还隐约散发着昔日老火锅店那氤氲着热情与豪爽的火辣气息。参天古木粗大盘曲的树根,紧紧抱住石梯尽头的一块大石头,树冠遮天蔽日。一阵秋风掠过,黄页花瓣一样飘落下来,如同一封封来自过去的精致信笺。一对残破的石狮,体态活泼,雕刻精细,静静地蹲在一个宅院门口,仿佛不甘落寞,试图坚守着昔日的热闹与繁华。满头斑白的老人,躬着腰仔细地喂一条拴着的黑狗。街边的一家老馆子还在卖着已经被冷落的豆花饭。一处老屋门前,一位老太太戴着眼镜,埋头静静的缝补着怀里的一块花布。时光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寸滩老街所剩无多的居民,还保持着缓慢的生活节奏和安详的生活态度。
至善桥上,野草没径,已少有人行。桥两头的大树向两边散开,只留桥中间的一小段没有被遮盖。野生的青藤像少女的秀发,从这座古老的桥上垂向水面,给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半圆的桥拱跨过水面,远远望去,倒影和桥洞正好如一轮皎洁的明月在水上漂浮着。微风拂过水面时,月辉荡出一个个柔柔的晕圈。一叶小舟缓缓划入椭圆的月轮中,一只白鹭滑过月辉中船的剪影,如梦似幻。鲁班踩桥的古老传说还在耳畔,“鸳鸯垮”的痕迹尤在,溉澜溪无言地流过古桥,汇入长江深处。小舟在水面拖出逐渐变大的长长的鸟尾一样的涟漪,驶向倒影着五色晚霞的江面。船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像一个逐渐消失的梦境。江上巨轮悠长的汽笛声回荡在黄昏的两岸,青峰挺拔,山顶的白塔在变幻的霞光中静默无言。
远望至善桥,它和后面横跨溉澜溪的寸滩公路大桥、寸滩大桥刚好组成的三桥景观。它们从矮到高,一座比一座现代,连接着寸滩的过去和现在,成为寸滩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标志。已初具规模的寸滩港将成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码头,寸滩将焕发新的活力,谱写新的时代乐章。(马东梅/文)